晋城动态

我爱我的国 我爱我的家

2019-09-29 09:01 晋城在线

  我爱你中国

  五千年历史文明

  孕育着华夏儿女的勤劳和勇敢

  我爱你中国

  七十载峥嵘岁月

  谱写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华丽篇章

  我爱你中国

  像母亲一般

  滋养着泱泱中华的每一寸土地

  我爱你中国

  每一个生日

  都想对你轻声诉说

  秦保林:与国同龄 与国同行

  “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秦保林学生时期作文里时常用到的开场白。秦保林生于1949年,在他心中,能够与新中国同龄,是他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困民穷。知识匮乏,物资短缺。在那个温饱都成为难题的年代,秦保林不满足于现状,将文化知识当作精神粮食,不断填充和积累。1968年,秦保林毕业于晋城师范,被分配到当时的山河镇衙道乡当小学老师,一人同时兼任语文、数学、体育、历史等多门学科的教学。在他看来,知识就是最丰富的营养。1981年,秦保林开始转为行政工作,先后任晋城四中副校长,实验中学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党支部副书记。在他42年的教育工作中,始终难忘的是三尺讲台和孩子们对知识期盼的眼神。秦保林时常对人说:“我这辈子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当老师。”

  2010年,秦保林退休在家。人闲了,心却闲不下来。为了改善身体状况,秦保林爱上了运动。从慢跑到长跑,从骑行到长途骑行。秦保林对运动的热情也深深感染了老伴儿梁仙翠。他们一起跑过了北京、西安、郑州、重庆、厦门等十多个城市,参加了20多次全程马拉松,获得60多枚纪念奖章。他们一路骑行过全市各个景区、名村、古建,对家乡的山水风光了如指掌。“一生相伴相濡以沫,全程同行同享快乐”,这句话印在了秦保林夫妇行走在路上时必带的旗子上,也见证了他们相依相伴、相守相携的美好爱情。

  秦保林说,见证了祖国70年的风雨兼程,感受到祖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翻天巨变,深刻体会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的国家安定和谐,让我们的生活幸福美好,让我们的晚年老有所依。”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让秦保林时刻保持着年轻的状态。他时常通过朋友圈晒出自己和老伴儿在跑步、骑行、旅游时的动态,他说:“在路上可以遇见很多美好的人和事,可以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要和新中国一起,永远在路上!”

  左重阳:铭记初心 见证蜕变

  破旧拥挤的火车车厢,横穿村庄的铁路轨道,没有候车室和售票厅的火车站,提着大包小包追赶着挤公交的人群……这是左重阳初见晋城时的第一幅画面,回想起来,仿佛一张充满年代感的黑白照片。

  左重阳祖籍泽州县晋庙铺镇,在重庆出生,在云南参军,在广州上学。1972年年底,因回乡探亲,他第一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有过大城市生活和国外援军的经历,左重阳对晋城的第一印象就是经济落后。1985年,晋城撤县建市。次年,左重阳转业回乡,被分配到宣传部门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这时,他又体会到了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艰苦。随后,左重阳参与了晋城市初期的城市基本建设,直至调入市规划局,参与编制晋城市2003年—2008年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众多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亲眼见证了晋城从“白手起家”到日新月异的惊人蜕变。

  左重阳介绍道,晋城老城始建于唐武德初年,有着上千年的建城史,古城面积仅有1.12平方公里。晋城建市初期,为加快城市发展步伐,打通了市区交通要道,将建成区面积扩至6平方公里,人口扩充到6万余人。现如今,晋城全市总面积达到949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均翻了十倍。建市34年来,晋城市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高楼林立、交通便捷、商贸繁荣、文化多元、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拥有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美誉,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

  30多年来,晋城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众志成城、干事创业的太行太岳精神让左重阳深受感动。1998年,晋城市委、市政府决定竖立一座既能代表地方历史文化,又可反映时代精神的标志性城市雕塑。于是,借鉴麦积山石窟和飞天形象,“祥凤凌空”应运而生,象征着古老的泽州、年轻的晋城,浴火新生,越飞越高。参与该项目规划之一的左重阳说:“‘祥凤凌空’雕塑代表了晋城精神,反映了古城新市的风貌,是城市历史和文化最佳的形象体现。”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命脉。从破败不堪的小火车站走进来,左重阳先后参与规划了1989年新改建的晋城市火车站,2008年的客运东站,以及目前正在前期筹备的晋城机场。“随着交通的全面贯通,晋城也将更好地接轨中原城市群,融入中原经济圈,实现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发展。”左重阳说。

  刘开周:大山骄子 民族骄傲

  记忆,是麦芒时节额头淌不完的汗;记忆,是与兄弟伙伴在山坡上肆无忌惮的嬉戏;记忆,是父亲劳作时手掌越来越厚的茧;记忆,是放学回家时母亲端来的一碗手擀面……每每想起家,想起家里的人和物,刘开周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儿时的画面。

  刘开周是泽州县黑石岭村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在他的印象中,童年时代的家乡,时而是青绿色的,漫山遍野的野草夹杂着泥土的芳香;时而是金黄色的,细密翻滚的麦浪映衬着丰收的笑脸;时而是热闹的,乡间小路总会荡漾起小伙伴的笑闹;时而是寂寥的,独自放牧时身边只有陪伴着的牛群。

  1995年,刘开周离开家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阳工业大学。从穷山沟走进大城市,身处的环境变好了,认真学习、刻苦专研的劲头却始终不变。克服家庭窘境,克服思乡情切,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这一路,刘开周走了20多年。期间,刘开周一直从事机器人半物理仿真技术、系统辨识、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并将其技术运用在了人类对深海的探索海洋机器人上。

  2010年7月,刘开周随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至南中国海3757米,用机械手将五星红旗插入海底。在漆黑的深海中,那一抹鲜艳的红色,瞬间点燃了刘开周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后,历经数十次创新与挑战,“蛟龙”号逐步实现了海底探测、悬停、通信和取样作业等深海技术的重大突破,并不断刷新着深度记录,最大下潜到海底7062米,创造了海洋奇迹、中国奇迹。一次次的深潜经历,一次次的技术创新,都定格成了刘开周记忆深处最铭心刻骨的影像,每次提及,刘开周总会平淡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科研人员应该做的事,为祖国科技进步贡献了自己微薄的力量,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目前,刘开周正在研发新型深海、高速、大负载潜水器,期望未来可以满足深海快速应急搜探、水下环境快速评估、水下资源转运等方面的需求。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项极其枯燥且考验耐心的技术研究,但在刘开周眼里,他的研究代表了国家甚至人类对深海领域的不断挑战。刘开周潜心科研、敢为人先、勇攀科技高峰的专业态度和敬业精神,让他成为家乡的骄傲,也是祖国的骄傲。然而,不管在科技领域走得再高再远,刘开周始终不忘家乡故土,尤其关注对优秀青年的培养。刘开周说:“希望家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科技人才,让深海领域科学考察和资源勘探技术水平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推动我们祖国在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早日实现海洋强国、科技强国的中国梦”。

  苏少博:创新创业 回报桑梓

  在阳城县县城,坐落着一幢白色的五层小楼,外观看起来不算出众,里面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出库于一体的高新科技公司。这是瑞亚力集团分支机构——山西瑞亚力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瑞亚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2013年,阳城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随后成立了山西瑞亚力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核心原材料的研发及生产。当年,身为高平人的苏少博博士还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了将先进的生物技术带回家乡,他勇挑重任,从“一无所有”到现在拥有国际先进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和标准化实验动物养殖基地。瑞亚力已成为拥有四家子公司的大型创新科技集团,集生物制品、IVD(体外诊断)原材料、医械、诊断试剂、标准质控、科研技术服务、高端医学转化中心为一体,获得20多项技术专利,产品远销美国、英国、爱尔兰、印度等海外市场。

  苏少博说,山西一直以来都给人一种“一煤独大”的感觉,他自愿回乡创业,就是为了给这座城市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生机,让家乡摆脱煤炭依赖的固有印象,为更多有才华的山西人能够积极回家置业提供平台和归属。“我们公司为员工提供了优越的培训机制和优厚的薪资待遇,就是为了能够用条件留住人才,让更多山西籍的高新科研人员能够在家门口找到施展才华的归宿。”

  目前,瑞亚力集团的总部设在深圳,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还在这座小县城。2017年,中科院—瑞亚力—阳城政府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在这里挂牌,可为生化、免疫、血清抗体、体外诊断等领域研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不断形成我市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利润增长点。从最开始的50万元销售额到现在年销售额3000万元,苏少博说:“我们以实干创业、爱岗敬业、诚信守业的精神,立志做中国产品质量最好的IVD企业,让这块科技贫瘠的土壤上结出累累硕果。”

  陈诗思:家乡希望 祖国未来

  生于21世纪的新青年陈诗思,在这个滚烫的夏天,以663分的成绩考入晋城一中。虽然踏进了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但在陈诗思心中,这次考试并没有发挥出她最好的水平,尤其是她最爱的数学和物理,虽然离满分不足十分之差,还是不够满意。

  陈诗思对学习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态度,得益于母亲从小对她的教育和培养。陈诗思的母亲是幼儿园教师。在陈诗思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母亲就教她学会了查字典,让她自己学着认字,从而培养她自己读书、主动学习的好习惯。陈诗思印象最深的是刚上小学时,因为一个“不”字的笔画顺序写得不正确,被母亲批评,从那以后,她对学习更加认真专注起来。

  小学六年级,陈诗思初次接触了《三体》,就被书中神秘莫测的科幻世界,以及科技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深深吸引,也因此树立了她的人生理想。“我想当一名科研人员,研究航空航天方面的新材料、新燃料。”陈诗思目标明确,她的志愿是要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走进中科院的实验室。高中生活,紧张且枯燥,每天的课程安排丰富而紧凑,同学之间“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也足够压抑,陈诗思还利用她仅有的课余时间来学习编程。在她看来,凡是对实现梦想有帮助的知识和学科,她都乐于沉浸其中。对于陈诗思的兴趣和理想,母亲始终让她保持“快乐从心”的态度,一路给予理解和支持。

  陈诗思说,她的偶像是钱学森。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家国情怀的人。“作为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对祖国发展变化感受最深的就是科技的持续进步。我将通过不断学习,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创造能力,早日报效祖国,回报家乡。”对于未来,陈诗思信心满满。

  我爱你晋城

  你拼搏进取

  时刻想着为祖国母亲增添光彩

  我爱你晋城

  你热情勇敢

  继往开来助祖国母亲再创辉煌

  我爱你晋城

  你温柔多情

  诉说着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缱绻

  我爱你晋城

  你婀娜多姿

  永远闪耀在祖国母亲的温暖怀抱

         (撰稿:张培/视频:韩艳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