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之上是生活”。9月8日—9日,2025年山西省文旅发展主题推介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这是继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之后,我市迎来的又一次文旅盛会,必将有力促进我市文旅康养产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市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走在前列创造有利契机。
“十四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来抓,牢牢把握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锚定打造“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坚持全市域布局、全链条推动、全要素保障、全龄化康养、全方位宣传,连续五年成功举办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获评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入选全国十大热门黑马目的地、中小城市热度最高目的地,持续壮大文旅康养产业,不断叫响擦亮“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为加快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探索新路径、注入新动能。
文旅产业发展增势强劲。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3.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8%和224.5%,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3635.5万人次,增长17.2%,排在全省第2位。其中,春节、“五一”、端午假期,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49.8%、33%、68.9%,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1、第2、第1位,创历史新高。
重大项目牵引带动有力。凤城康养示范区获评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一批高端康养项目落地实施;太行锡崖沟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王莽岭、皇城相府、司徒小镇等龙头景区提质升级成效明显;“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串珠成链,成为网红打卡地,上榜全国5条“最具人气的路”,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累计吸引2500余万人次观光旅游,带动8.1万人返乡就业创业,带富50余万农村人口。
“文旅+”多业态融合亮点频现。司徒小镇“打铁花”表演三登央视,并以“最大规模打铁花表演”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现象级文旅IP;借势《黑神话:悟空》游戏热度,精心策划“跟着悟空游晋城”系列活动,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古建游持续升温;“五一”期间近万名跑者齐聚高平“问祖之旅”马拉松,在体育赛事中尽享炎帝故里的激情活力和独特魅力;“丹河摇滚编年史”演唱会吸引国内外6万乐迷齐聚晋城,两天时间带动消费3.68亿元,创下我市大型演艺活动规模之最;“林丹杯”羽毛球公开赛成功落地,形成“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文旅产业正在成为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增长极。
一业兴、百业旺。当前,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已厚积成势,成为行业标杆,具备了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放眼全国文旅产业生态,一方面,政策机遇利好,“十五五”时期文旅产业将是转型发展的“重头戏”;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文旅产业将面临消费降级和品质升级的矛盾。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成为趋势,科技支撑、数智赋能、创新驱动成为主流,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将层出不穷。面对文旅康养产业的历史机遇和全新挑战,我们必须把牢机遇,乘势而上,向新而行,以新取胜,因地制宜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加速打造文旅康养战略性支柱产业。
着力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创新。加快推进古堡群申遗工作,实施古建筑分类保护利用策略;对稀缺的古道、古堡资源,要高标准推进世界遗产化保护利用;对建制完整的古村落,要在保护前提下推进景区化发展;对古街巷要进行特色化改造,融入民俗元素;对古院落要植入新业态,实现功能重塑。积极推进“文物+旅游”“非遗+旅游”,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培育壮大“文旅+”多业态融合发展增长极。积极发展赛事经济、演唱会经济、会展经济、假日经济等新业态,打造“跟着赛事来晋城”“跟着演出来晋城”“寻味美食来晋城”等特色品牌;持续办好文化旅游品牌活动,引进举办更多高水平体育赛事、文艺演出、会展论坛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全年都精彩”的文旅产业格局;创新旅游产品供给,发展夜间经济、研学旅游、自驾旅游等新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大力发展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积极运用VR/AR/MR、全息投影、空间定位、体感交互等新技术,开发建设一批沉浸式文旅项目,支持《寻凤晋城》《硝烟太行》《砥洎风华》等沉浸式演艺产品做优做强,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推动文旅与科技深度融合,培育数字文旅、智慧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一批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文旅平台。
加速构建智慧畅游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太焦高铁通达性,争取晋侯高铁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推进太行山机场建设,完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赋能旅游交通信息化平台,打造集人、车、路于一体的感知网络体系,为游客提供“便捷畅通”的智慧出行体验;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提质升级,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驿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全省交旅融合样板市;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让游客来得方便、玩得开心、留得下来。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我们要紧紧抓住2025年山西省文旅发展主题推介活动新契机,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向新而行,举全市之力,加速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为“努力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走在前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城新篇章”丰富晋城实践,蹚出晋城路径,打造晋城范式!(赵宇忠 作者单位为市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