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要闻

为全方位转型提供坚实资源保障

2024-10-31 08:48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10月30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八场新闻发布会,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表示,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两统一”职责,高水平保障发展、严起来保护资源、改革牵引保护生态、五不为过守牢安全底线,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全面夯实、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为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牢记“国之大者”
耕地总量稳中有升

近年来,我省自然资源系统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完善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月度监测调度、部署整治提升行动等严格督察执法。近三年违法占用耕地比例大幅下降,全省耕地总量连续三年稳中有升,2023年同比净增加34.54万亩。
  积极探索推行五级田长制,深入开展耕地保护整治提升行动,牢牢守住全省耕地红线,基本实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布局稳定。“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增补充耕地指标29.54万亩,为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统筹调剂5.96万亩,促进了太原机场三期、雄忻高铁、晶科能源等重大项目落地,为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
  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重点做好“加、减、乘、除”四篇文章。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明亮介绍,一是做加法,推动落实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方案》,持续拓宽补充耕地渠道,确保全省耕地总量不减少。二是做减法,全面落实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协调推进机制,最大限度少占或不占耕地,实现耕地资源利用更加集约、产业保障更加精准。三是做乘法,探索实施田长制,完善智慧管理系统和配套政策,扎实推进耕地保护责任制考核。四是做除法,持续强化耕地保护月度监测调度报告工作机制,完善“天上看、空中查、地上巡、网上管”一体化监管体系格局,从严从实守好耕地保护红线。

着眼服务大局
要素保障精准有力

在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方面,我省自然资源部门注重需求驱动与供给引导相结合,2020年以来批准建设用地65.06万亩,年均增长6.4%。目前,我省高质量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成型,省级规划位列全国第6家获国务院批复,编制山西中部城市群等专项规划,优化解决了1760个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用地难题。
  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武耀文介绍,我省是全国首批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6个省份之一,共划定耕地面积5650.3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4749.02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41万平方千米。去年9月20日,国务院批复我省首版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全国第六个获批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省份。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面,除太原市总体规划已按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外,其余10个地级市和所辖县均已获得省人民政府批复,省、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基本完成。
  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网上交易,我省大力推进“标准地”“净地出让”,省级以上工业类开发区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方式出让,改革至今共出让1752宗、面积13.05万亩。
  姚青林介绍,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持续完善我省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相关制度,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积极拓宽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补充渠道。在提升审批效率方面,严守自然资源资产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提前介入项目选址选线,比选最优方案,为项目顺利报批用地创造条件;畅通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实行建设用地“模块化”审查,将业务审查与组卷进程进行融合。

立足绿色发展
转型赋能提质增效

我省近三年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3478.79亿立方米,在全国首次挂牌出让3个煤炭废弃矿井煤层气抽采试验区块,批准煤炭矿业权增列煤层气矿业权16宗。出台地热能分级分类利用等配套政策,推动太原武宿机场等22个试点项目地热能供暖(制冷)。
  今年以来,我省公开竞争出让5宗煤炭探矿权和1宗铝土矿采矿权,预计新增煤炭产能2400万吨,同时实现财政收益约684.83亿元。武耀文介绍,我省出台相关文件规范操作,严格控制矿业权协议出让,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继续强化三级联动、部门会商,主动避让生态敏感区、文物保护地,把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落到实处;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行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交易,以网上挂牌方式,提供覆盖全国、优质高效的交易服务。
  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21年以来,对查明资源储量的63种矿产、1425个矿区开展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投入14亿余元推进勘查项目195个。
  武耀文介绍,下一步,要加强统筹协调部署,科学谋划“十五五”找矿行动;要强化基础地质调查,夯实能源资源安全基础;要坚持财政资金引领,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地质勘查;要强化科技支撑,全面提升找矿能力;要拓展出让区块来源,加大矿业权投放,增强能源资源自给能力,确保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
系统治理一体保护

2019年以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11个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启动省级试点项目46个,治理总规模21.92万亩。近两年争取中央财政资金32亿元,督促矿山企业缴存生态修复基金和复垦费用。推动总投资79.89亿元的汾河中上游山水工程,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3.83万亩、汾河流域水土流失等98万亩。
  李明亮介绍,我省将持续发力,加快推进我省黄河重点生态区吕梁山西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谋划申报黄河流域晋西南盐湖地区、太行山区省级联治山水林田湖草和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助力打好“一泓清水入黄河”攻坚战。健全完善有主矿山事前、事中、事后修复治理工作机制,压实矿山企业生态保护修复主体责任,督促矿业权人“边开采、边治理”,认真履行矿山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义务,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研究出台我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综合运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工具,积极实施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项目,推动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和环境整治村,进一步优化农村空间布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在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中体现自然资源担当。(记者 李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