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四措并举破解县域人才需求瓶颈

拓宽人才供给 创新培育机制 搭建合作平台 优化人才服务

2025-07-11 10:52 晋城新闻网

近年来,阳城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聚焦产才深度融合,通过“拓宽人才供给、创新培育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优化人才服务”四项举措,系统破解县域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能。

拓宽供给视野,构建全域人才体系。阳城县突破传统人才观念的局限,树立“大人才观”,将所有对县域发展有用的力量纳入人才工作范畴。围绕“三个三”产业发展布局(即巩固提升煤炭、电力、煤层气三个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陶瓷、蚕桑、文旅康养三个优势产业,加快培育精细化工、电子信息、加工制造三个新兴产业),梳理涵盖煤炭、陶瓷、旅游等重点产业领域9个产业人才库。针对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急需紧缺人才,又专门设立2个专项人才库,形成了全域覆盖的人才体系。为弥补新兴产业人才短板,县人才办联合科技、统计等部门,对全县8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开展全面摸排,评估筛选出2000余名符合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资源,持续做大人才总量“基本盘”。同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实时对人才库信息进行补充完善,确保人才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创新培育模式,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阳城县始终坚持“产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构建了多元协同的培育体系。依托人社、农业、卫健等部门,紧贴产业需求设置培训专业,鼓励与县职业高中、第三方机构合作,定向培养产业工人和技术人才。县职业高中、皇城相府景区、开发区及各类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开展文旅康养、化工技术、电商直播等培训110场次,培训产业人才超3000人。在教育、医疗领域率先突破,与7名公费师范本科生签订就业意向协议,推动行业人才“精准补给”。

搭建合作平台,打通产才对接通道。阳城县积极搭建“人才报备、企业报需”的供需对接平台,借势全省“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传活动,促成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65所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与多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在北京、上海、天津、洛阳、太原等6个高校密集、经济活跃城市设立县校合作联络站。这些联络站不仅承担人才引进职能,还成为宣传阳城、推介项目的重要窗口。同时,针对影视传媒人才短缺问题,组织5家传媒企业赴山西传媒学院等高校开展专场招聘,成功回引14名专业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宣传队伍水平。

优化人才生态,筑牢留才用才基石。在承接省市人才政策基础上,阳城县整合县域资源,推出人才工作“十项举措”,从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关键小事”入手,精准解决人才后顾之忧。2019年以来,累计为284名高层次人才发放补贴920万元;拨付就业见习补贴1350万元、岗位补贴6545万元,惠及各类人才1200余人次。在住房保障方面,将人才公寓纳入公租房序列优先配租,本科及专科毕业生申请入住率达50%;创新推出“人才体验券”,以景区免费、食宿优惠等政策,累计吸引千余名高校师生来阳城考察交流。同时,县政务服务中心还设立了“人才服务专窗”,实现人才事项“一窗受理、一站办结”。

产才融合的深度,决定着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阳城县以“人才引擎”驱动产业升级,以“产业沃土”涵养人才成长,正逐步构建起“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常国兵)

关于我们| PC端

主办:中共晋城市委 晋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晋城市数据局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14050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