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人物

我的爷爷赵树理

2023-02-10 08:55 太行日报

自古便有“诗言志”“文昭德”的说法。我的爷爷赵树理就是人品与作品达到高度统一的典型。在“赵树理生平展”厅内有一首赵树理用废电影票写的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词。

赵树理生平照

2010年我与同事因为收藏工作,找到了已七十多岁的赵树理女儿赵广建(我的姑姑)。在谈话中她与我们讲:“1970年9月6日,我几经周折终于获准探望父亲。来到关押父亲的山西省高级法院的一间小屋里,只见父亲伏案正写着什么。我轻轻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父亲用一张破旧的废电影票,认真地默写着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父亲用一只手按着被打断两根肋骨的侧胸,忍着极大的疼痛,艰难地坐在桌前恭恭敬敬,一笔一画地默写着,汗水从他布满皱纹的额头沁出来滴在纸上。他写得那样虔诚,那样聚精会神,仿佛在用整个生命书写着自己的信仰和寄托。看到这个情景,我悲积难禁,一下子哭出声来。父亲回头一看是我,叫我靠到桌前,双手捧着那首刚刚写好的《咏梅》递给我,庄重严肃地对我说:‘小鬼,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能看到党的领导,就替我把它交给党,党会明白我的……’。”

这时的姑姑,早已是泪水涟涟,泣不成声,坐在她周围的同事们也是满含泪水。

稍平静后姑姑说:“父亲为农民的利益奋斗了一生,他的一生都在为农民服务,为农民争地位、争口粮、争精神食粮。他是货真价实、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人。”

说完,她还把珍藏四十多年赵树理的一本只有32开大的日记本,郑重地捐给了晋城市赵树理文学馆。

当我小心翼翼翻看“爷爷的日记本”,只看到:水利51453亩(九月),实浇46955亩,少4500亩。工程2792项,实交1436项。十七个公社少8467亩,十一个公社超3888亩,两个公社完成计划。南村少1788亩,巴公应12400亩,实11583亩,已5800亩少967亩,金村少1455亩,下村少1098亩,北石店少723亩。

这一连串的数字是在1965年11月,爷爷在当时的晋城市峪口大队蹲点时记的。它记录了爷爷对农村工作与农村生活的紧密结合,他深爱农村农民,眷恋乡土的质朴。

1953年1月,爷爷调到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工作,仍任《人民文学》编委。他决定不再领取每月发给他的工资。而在此之前他就说,得的稿费他也只领一半,另一半交党费。当时国家有关部门给爷爷评为行政8级,他听后觉得自己不该享受这么高的待遇,要求给他10级待遇。

1955年,爷爷创作的《三里湾》出版后,一次他的老朋友去北京开会,来到家里问他:“《三里湾》印了多少?收入一定不少吧?”爷爷却严肃地说:“我把它交给通俗读物出版社,是为了销售广,只要广大人民群众能看到这本书,我就高兴了,我是不计较稿费多少的,出书不是为了赚钱。”爷爷大部分的钱都是看到谁家有困难,哪个村缺资金,就无偿地给予人家。

纵观爷爷的一生,国家、民族、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时,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他投身于革命;当国家体制处于国民温饱无存,人人要为吃食讨生计时,他总是敢为人所不敢为抵制“网”似的歪风,他为了大多数人的“生”,义无反顾地向有关部门上谏“万言书”;他在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以致肋骨被打折,额骨摔断时,他还是在默写毛主席《卜算子·咏梅》词。那浑厚刚劲的笔体在纸上留下了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和他自己最后的心愿。是这些,让我看到了他为国、为党、为民坚定决心。

(原文刊载于《太行日报》2023年2月1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