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城市中心城区绿道与慢行系统专项规划(2025-2035年)》的公示

2025-08-13 15:41 晋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

为统筹推进绿道与慢行系统建设,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委托晋城市合为规划设计集团编制了《晋城市中心城区绿道与慢行系统专项规划(2025-2035年)》。目前,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主要内容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于公示期内提出宝贵意见,并书面反馈至凤台西街779号晋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园林综合科(单位需盖公章,个人需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公示时间:2025年8月13日-2025年9月11日(30天)。

联系电话:0356-2217616

邮    箱:jcyljg2022@163.com

公示方式:

1.晋城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s://www.jcgov.gov.cn/

2.微信公众号“晋城园林”

晋城市中心城区绿道与慢行系统专项规划(2025-2035年)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与《晋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的中心城区范围一致,总面积约37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成区面积为109.1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25-2035年。近期:2025-2027年;远期:2028-2035年。

三、规划定位

以“太行绿径,慢享趣途”为主题,将晋城市打造为:

生活休闲一网通行的慢行友好城市

进山亲水连城入园的绿道样板城市

四、目标指标

1.规划目标

(1)出行需便捷

针对人的不同慢行功能,构建服务交通出行与日常生活的慢行系统,实现生活便利、出行连续、通学安全、接驳高效等民生目标。

(2)百景尽相连

倡导绿色生活与生态文明,创建服务游憩健身、旅游观光功能的绿色游憩空间,实现中心城区滨水岸线全连通、生态景观资源尽串联。

(3)城市魅力显

打造发挥城市形象展示和传承城市文化特色作用的城市绿道和城市慢行道路,彰显城市魅力。

(4)生态指标达

规划满足创建公园城市样板城市中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即万人拥有绿道长度≥1.2公里;服务半径覆盖率≥70%。

2.规划指标

规划期末,晋城市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109.10平方公里)内绿道两侧1公里服务范围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3431.63hm,规划建成区总居住用地面积3642.86hm,规划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94%。

规划期末,晋城市中心城区规划建成区内(109.10平方公里)内绿道长度177.17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规划人口数量85万人,规划万人拥有绿道长度2.08公里/万人。

五、绿道系统规划

1.绿道网规划结构

中心城区规划形成“双环融城、五带连城、支线网城、多厅活城”的绿道网空间结构。

双环融城:结合总规用地布局调整,形成依托环城生态圈所构成的中心城区绿道外环和依托西北南环及金凤路所形成的绿道内环。

五带连城:依托中心城区生态格局和蓝绿本底,围绕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城市生态环境,结合白水河、南村河、北石店河、白马寺至浮山生态廊道、玉屏山生态廊道打造连城绿道。

支线网城:结合社区公园、街头绿地进行设置,串联多个城市公园、广场等景观节点和历史文化特色地段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设施公共节点,形成绿道毛细血管网络。

多厅活城:串联城市重要节点,提供多元复合的服务设施及融合新消费生活场景的绿道客厅节点。

2.绿道分级分类布局

(1)绿道等级分级布局

晋城市中心城区规划绿道401公里,其中,市级绿道285公里,社区级绿道116公里。

规划市级绿道285公里。包括白马寺山—龙王山康养绿道、伊侯山生态绿道、晋普山生态绿道、城南绿道、凤还巢郊野绿道、丹河滨水绿道、玉屏山生态绿道、南村河滨水绿道、白水河滨水绿道、白马寺至浮山生态绿道、北石店河滨水绿道、西环绿道、北环绿道、东段绿道、南环绿道。

规划社区级绿道116公里。主要位于社区内部及与市级绿道相连处。

(2)绿道功能分类布局

依据住建部《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绿道分为城镇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两类。晋城市中心城区规划绿道401公里,其中,规划城镇型绿道221公里,郊野型绿道180公里。

本次规划根据绿道所处区位及环境景观风貌,将其进行二级分类。城镇型绿道分为城镇滨水型、城镇公园型、城镇道路型;郊野型绿道分为郊野滨水型、郊野田园型、郊野山林型。规划城镇滨水型绿道47公里、城镇公园型绿道50公里、城镇道路型绿道123公里;规划郊野滨水型绿道14公里、郊野田园型绿道61公里、郊野山林型绿道105公里。

(3)驿站规划布局

根据驿站布局要求及结合晋城市实际情况,规划7处一级驿站,32处二级驿站。分布在主要景观节点、历史文化节点、重点发展村庄、大型绿色开敞空间、绿道交汇处等。

六、慢行系统规划

1.道路慢行系统总体结构

根据中心城区道路慢行道以及城市道路功能等级划分,确定为“五横八纵多支多点”的城市总体慢行体系,规划期末慢行道长度190公里。

五横:百灵街-府城街慢行主通道、书院街-太岳街慢行主通道、凤台街慢行主通道、白水街慢行主通道、金匠街慢行主通道。

八纵:迎宾路慢行主通道、景西路慢行主通道、泽州路慢行主通道、文博路-文峰路慢行主通道、畅安路慢行主通道、金凤路慢行主通道、建州路慢行主通道、珏山路慢行主通道。

多支:多条慢行次通道。

多点:慢行重要节点,包括交通型节点、景观型节点和服务型节点。

2.道路慢行系统分级分类布局

根据中心城区道路慢行道以及城市道路功能等级划分,本次规划慢行道分为慢行主通道和慢行次通道,其中主通道总长约88公里,次通道总长度约102公里。

七、近期行动计划

至2027年,规划聚集绿道系统与慢行系统两种类型,共推进11个项目。通过推动精品示范绿道建设,提高绿道覆盖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推动慢行系统建设,提升出行安全和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交通出行体验。

注:公示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附件:

绿道网空间结构规划图

绿道分级规划图

绿道与慢行系统专项规划空间结构规划图

关于我们| PC端

主办:中共晋城市委 晋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晋城市数据局

晋ICP备05001036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1405000006